你的孩子是否有動作太過僵硬,或是肢體協調很差的問題?除了發展遲緩外,或許也要留意「腦性麻痺」的可能性。
全球共有約 1 千 7 百萬名腦性麻痺患者,其中,臺灣就佔了八萬多名,盛行率約為 3.4 ‰。患有這種疾病的人,在我們的生活裡並不少見,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,雖然都叫作腦性麻痺,但依據動作型態和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現,有些甚至能透過訓練回歸日常生活,讓人難以「一眼看穿」。
今天我們就來聊聊,關於腦性麻痺的幾個重點特徵,以及新手爸媽辨識孩子是否患有這種疾病的方法吧!
何為腦性麻痺,它的主要症狀又是什麼呢?
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的資料顯示,腦性麻痺(Cerebral Palsy),也就是醫療人員口中的「CP」,指的是那些因為腦部損傷,而使得動作和平衡能力受到影響,無法自主控制肌肉的一群人。
這樣說起來範圍很大,確實,腦性麻痺的症狀與嚴重程度因人而異。對一個患有重度腦性麻痺的人來說,他可能需要借助輔具的幫忙,才可以獨立行走,甚至可能一輩子都要臥床、接受他人的照護。而當患者的程度較輕時,雖然姿勢看起來不同於一般人,但至少可以「自己完成」走路這件事。
另外,儘管腦性麻痺的症狀,會因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與個人的身體條件,而發生一些變化,但原則上不會越來越嚴重。腦性麻痺的典型症狀,根據受傷的大腦區域而有些不同,其中最主要的,就是肌肉僵硬、運動障礙,以及平衡不佳。
根據受影響的身體部位與運動型態,腦性麻痺有不同的分類
目前,依照肢體受影響的部位,腦性麻痺可分為:
- 單肢麻痺:四肢中只有一肢受到影響,較少見;
- 半邊麻痺:只有半邊身體的上下肢受影響;
- 下肢麻痹:常見於痙攣型;
- 雙邊麻痺:通常四肢都會出現問題,而下肢問題更為明顯;手部動作則是顯得較笨拙;
- 四肢麻痺:亦即全身上下的肢體都受到影響。
根據受影響的運動型態,主要又有以下幾類:
- 痙攣型腦性麻痺(spastic type)
- 動作不良型(dyskinetic type)
- 協調不良型(ataxic type)
- 混合型(mixed type)
- 其他
從他們的名稱,大家應該對各個類型腦性麻痺會有一些「畫面」。
痙攣型最為常見,主要是源自腦部不正常的訊號傳遞,造成肌肉僵硬緊縮、關節活動度受到很大的限制,也讓這類患者較難做出幅度較大的動作。
動作不良型,也稱作「徐動型」,是在四肢(手部、手臂、腿部、足部等)或臉部、口舌等的控制出現障礙。他們有些難以行走,有些則會出現或快或慢的「不自主運動」。這個類型最特別的地方,就是肌肉鬆緊度與動作狀態會隨時間改變。
協調不良型控制肌肉的穩定度較差,容易產生動作不協調的狀況,平衡動作也不太好,對於空間的方向感、立體感認知等,也容易產生障礙。精細動作方面,則會因為協調問題,不容易操作工具(例如:筆、剪刀等),也很難做到「對準」的動作。
如果患者不只出現上述其中一種類型的症狀,則屬於混合型的範疇,最常見的就是「痙攣-動作不良型」一起發生。其他還有像是肌肉張力過低的「低張型」、動作時肌肉會產生震動的「震顫型」,以及肌肉過於僵硬的「僵直型」等分類。
除了動作以外,在語言、心理上也會產生影響
不難想像,由於肢體動作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,這些孩子在發展上,肯定也會遭遇一些困難,無法像同齡孩童一般穩定坐立、站立、跳躍、丟球,或者玩玩具等。即使做得到,動作品質還是會受到影響。
除了動作之外,腦性麻痺有可能損及其他領域的發展嗎?答案是:會。
美國梅奧醫學中心(Mayo Clinic)的資料顯示,由於口腔肌肉控制不佳,加上可能合併產生的認知問題,都會使孩子出現語言方面的發展遲緩,例如:吮吸、咀嚼、進食和說話時會有困難,亦會有不斷流口水和吞咽的問題。
不僅發展的條件不佳,像是癲癇、聽力障礙、視力和眼睛運動問題、異常的觸覺或疼痛感、膀胱和腸道問題、便秘和尿失禁等其他生理狀況,也需要特別注意。同時,由於動作的侷限,這些孩子可能在生活自理、與同伴玩耍等方面都會遭遇挫折,也容易產生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等。
如果孩子還小,要怎麼知道他是否患有腦性麻痺?
讀到這裡,爸媽肯定會覺得,腦性麻痺是一個「很容易被看出來」的疾病。不得不說,確實如此。然而,如果孩子還很小,而且也沒有出現「看起來太嚴重」的肢體動作,要怎麼初步判斷孩子有腦性麻痺的跡象?以下提供幾個徵兆,供您參考:
出生後 0~6 個月的嬰兒:
- 抱起孩子時,他無法讓頭部即時離開床面(也就是維持向後仰的動作);
- 當孩子抱在懷裡時,會感覺他全身上下都很僵硬,彷彿想掙脫你;
- 孩子的下肢僵直,甚至兩腳交叉出現「剪刀腳」,很難被掰開;
- 出現肢體僵硬或過度軟趴趴的狀態。
出生後 6~9 個月的嬰兒:
- 孩子無法向任一方向翻身;
- 較難做出「合掌」的動作;
- 把手伸到嘴巴附近有困難;
- 只有一隻手活動自如,另一隻手則緊緊握拳。
出生後 10 個月以上的嬰兒
- 爬行的姿勢怪異,只會使用一側的肢體,並拖行另一側的手腳;
- 孩子能用臀部、髖部和膝蓋做移動,但就是無法四肢著地爬行。
孩子的未來可以更好:淺談腦性麻痺的治療
截至目前為止,尚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式可以治癒腦性麻痺。雖説理論上症狀並不會惡化,但如果因為動作限制而減少活動,反而會讓肌肉的狀況變得更糟(例如:肌肉縮短),進而使得降低動作的品質。因此,還是得透過以下專業人士的協助,改善孩子的動作狀況:
- 物理治療:提供肌力、耐力和平衡等訓練,協助避免肌肉縮短的症狀,亦可提供輔具使用上的評估(例如:行走器);
- 職能治療:重新規劃孩子日常生活中使用動作的方法、步驟、工具等,並設計適合孩子能力的活動,提升信心與動機;
- 語言治療:幫助孩子練習吞嚥與吸吮等口腔動作,並矯正孩子的發音與溝通問題。
在早期療育的疾病中,腦性麻痺可以說是相當常見的一種。這種疾病最大的敵人,就是要對抗不受控制的肌肉,過程中多少也會引發孩子的不適和疼痛。但換個角度想,如果不積極處理,就必須依靠手術和藥物來維持生理狀態,不僅孩子會感到痛苦,父母的挫折與心疼就更不在話下。
如果你發現,孩子在出生後沒多久,就有上述的症狀產生,請務必帶他到醫療單位進行評估,以利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讓孩子可以更快地回歸日常生活。
文 / 李怡麥、圖 / 海倫
延伸閱讀
認識兒童發展遲緩:早療其實不可怕!爸媽投入越多孩子成長越好
我的孩子是否有「發展遲緩」?常見遲緩面向又有哪些?5 大重點一次搞懂
早療越早,效果越好!教你看懂孩子需要早期療育的時機